(健康時報記者 馬淑燕)溫州市兒童生長發育中心張宇主任提醒,孩子的正常發育除了需要足夠的營養和休息外,還需要父母和家庭的關心愛護。
長期缺乏父愛或母愛,感情受到創傷,可使體內生長激素分泌功能低下,造成矮小。因此父母應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。
張宇主任介紹,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有很多,除了遺傳、性別、母親孕期情況、內分泌等內在因素外,營養、疾病、生活環境(居住環境、充足的陽光、新鮮的空氣、體育鍛煉、教育等)也會影響長高,其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的一個因素。
另一方面,矮小癥患者本身也容易出現自卑、抑郁等心理障礙。張宇主任介紹,與正常兒童相比,矮小癥患者的智商雖屬正常范圍,但大多有心理內向、情緒不穩的個性特征,存在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縮現象。
上海市的調查顯示,90%以上的矮小癥患兒都存在自卑、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礙,有的孩子甚至因為身材矮小而不愿上學。因此張宇主任呼吁,在關注孩子身高的同時,也不能忽略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視。
相關鏈接:三類運動助長個
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,研究證實,常運動的兒童比不運動的平均高2~3cm。要想讓孩子長高個,不妨試試以下運動。
彈跳運動:跳繩、跳高、跳遠、跑步等,有助于四肢運動。
伸展運動:單杠引體向上、仰臥起坐、前后彎腰、體操和各種懸掛性運動,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。
全身性運動:籃球、排球、羽毛球和游泳等,有利于全身骨骼的伸展延長。
但盡量不要讓孩子從事過度消耗體力的激烈運動如馬拉松,也不要讓孩子從事過強壓力的運動,如舉重。
(責任編輯:齊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