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0日是第33個“全國愛牙日”,今年的活動主題是“口腔健康全身健康”,重點關注兒童口腔保健,號召小朋友“從小養成刷牙習慣一生樂享健康生活”。為進一步推進口腔疾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教育,幫助公眾建立口腔保健的好習慣,我省知名口腔專家將帶領大家認識兒童口腔護理的相關知識,從而提高兒牙健康水平。
鄭州植得口腔醫院兒牙科主任張夢圓介紹,臨床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帶孩子來看診時,孩子的牙齒,大多已經到了需要進行修復治療的時候。
張夢圓強調,對于兒童口腔的保健,是預防大于治療的,家長是兒童口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,建議家長了解一些必要的兒童口腔護理知識,掌握口腔護理的基本技能,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。
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需從正確刷牙開始。
對于正確刷牙,需從這幾個時期就開始注意。
嬰兒期(0-1歲)
乳牙萌出前,清潔和按摩牙齦有助于建立一個健康的口腔生態環境,有助于牙齒的萌出。需要家長每天用軟紗布或棉球蘸干凈的溫水為嬰兒擦洗口腔;動作應非常輕柔,避免損傷粘膜。牙齒萌出后,可以繼續用這種方法擦洗口腔和牙齒表面。當多顆牙齒萌出后,家長可用指套牙刷或軟毛刷為孩子每天刷牙2次,確保清潔所有的牙面,特別是接近牙齦緣的部位。
幼兒期(1-3歲)
此階段可以選擇嬰幼兒牙刷,由家長刷牙,每天至少一次,每次可以使用米粒大小的兒童含氟牙膏刷牙。家長可采用膝對膝的姿勢進行,一個家長固定住孩子的身體,另一個家長相對而坐進行刷牙。也可采用一個成人的方式,家長坐在地板上,兩腿伸向前,孩子被固定在兩腿之間,孩子的頭放在家長的大腿之間,孩子的胳膊和腿被家長的腿固定。
學齡前期(3-6歲)
學齡前兒童很難完成精細復雜的刷牙動作,需要家長幫助和監督。此階段兒童可以自己每天早晚刷牙,但家長仍需要每天晚上幫助孩子刷牙直到小學。每次可以使用豌豆粒大小的兒童含氟牙膏刷牙。
由于兒童兩個牙鄰面之間容易塞牙,這個地方最容易齲壞,家長應學習使用牙線幫助孩子清潔牙齒的鄰面,也就是牙縫。這個年齡的孩子僅靠刷牙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,建議開始使用牙線,當牙齒鄰面出現接觸,需每天使用牙線清理牙縫的菌斑。
方法:圓弧刷牙法。上下牙齒輕輕咬合,從后牙區外側開始,牙刷毛輕輕接觸牙齒,從最后一顆牙齒開始用畫圓弧的方式從上頜牙齦刷到下頜牙齦,再回到上頜牙齦,并逐步前移。清潔前牙時,上下前牙相對咬合,繼續畫圓弧的方式清潔。清潔后牙內側面時,刷毛與牙齦緣平齊,短距離往返顫動。
護理方式:家長可以采取適當的姿勢固定孩子,幫助孩子刷牙。一種方法是家長站在孩子的身后,使家長和孩子朝同一個方向,孩子的頭向后靠在家長的非優勢胳膊上,家長用另一只手給孩子刷牙。
學齡期(6-12歲)
此階段兒童已具備自己刷牙和使用牙線的能力,家長需要定期仔細檢查孩子的牙齒是否清潔干凈。建議使用含氟牙膏;對于有高危齲的孩子,可使用氟水漱口。
預防大于治療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
在全國愛牙日到來之際,張夢圓提醒家長們,除了正確地清潔口腔、早晚刷牙之外,還應形成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,限糖減酸,適時窩溝封閉,牙齒涂氟;每六個月定期口腔檢查,及時治療齲齒等口腔疾病。
兒童長牙后要規律飲食,一歲后建議停止夜奶,睡前刷牙后不再進食除白開水以外的其他任何食物。一歲后建議停止奶瓶的喂養,學習使用吸管杯喝奶和喝水。正餐之外,要減少每天加餐的次數,減少攝取糖的量或頻率。少吃或不吃零食,軟飲料及甜品。除此之外,兒童隨著牙齒萌出要進行咀嚼訓練。避免將水果,蔬菜等切碎后進行喂養。正常的咀嚼刺激可以促進兒童頜面部的發育,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。
美國兒童牙科學會建議兒童萌出第一顆牙后或最晚在一周歲前,進行第一次口腔檢查。之后可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期接受口腔檢查及預防保健。包括涂氟和窩溝封閉。
醫生建議孩子3周歲左右開始進行涂氟,對于口腔衛生不佳,易患齲兒童可在長出第一顆牙后就進行涂氟。根據兒童的口腔狀況,一般建議3-6個月進行一次。涂氟常用氟涂料和氟化泡沫。氟涂料操作時間短,涂在牙面上后不用隔濕,且味道好,易被孩子接受。窩溝封閉可以有效地預防乳磨牙及恒磨牙頜面的齲壞。通常3周歲左右可以進行乳磨牙的窩溝封閉,6-7周歲左右進行第一恒磨牙的窩溝封閉。(李淑麗)
編輯:河南日報??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