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孩子幾歲,只要發現孩子有不正常的行為,像是學習困難、人格缺陷、情緒障礙、社交障礙、性角色偏離等,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做心理咨詢,讓心理咨詢室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,幫助孩子健康成長。在現代社會中,兒童的心理問題和一些身體障礙越來越受到關注。然而,許多年輕的父母常常對孩子的異常行為感到困惑,不知道是否應該咨詢心理醫生,下面就為父母介紹一些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,可以大致來判斷一下。
兒童心理疾病常見的有哪些呢?
1、咬指甲
咬指甲是小孩時期常見的一種壞習慣,男孩和女孩都有這種行為,該病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不等,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癬,咬指甲的孩子經常伴隨著不安分的睡眠和抽搐等癥狀。
2、吮吸手指
吮吸手指是兩到三歲嬰兒的常見癥狀,但是因為年齡的增長,這種現象會慢慢的消失,要是它沒有消失,那就是一種不良行為。
3、出現屏氣發作
當寶寶被某樣東西刺激哭的時候,經過過度的呼吸,會出現屏氣、呼吸暫停、嘴唇發藍、四肢僵硬,嚴重時會出現暫時的意識障礙。一般持續的時間為半分鐘到一分鐘,大多數是兩歲以下的孩子。
4、口吃
語言中斷、重復和不流利是兒童常見的言語障礙,一般情況下,口吃兒童在五歲之前就開始患病。
5、語言發育遲緩
這種現象意味著兒童的口語比同等年齡的正常兒童發展緩慢。一般認為,那些十八個月不說話和三十個月不說短句的小孩是語言發育遲緩。
6、選擇性緘默癥
它是指由于心理因素的影響而獲得語言能力的兒童,會在某些情況下保持沉默,像是不在學校講話,在家里講話。這種心理問題大多開始于三到五歲。
7、尿床
5歲以上的兒童不能控制自己的小便,經常在晚上尿床,有時在白天尿褲子,五到十歲的兒童中男孩多于女孩。
總之,無論孩子多大,只要發現孩子有不正常的行為,像是以上所說的咬指甲、吮吸手指、口吃、語言發育遲緩等現象,一般在特定的年齡階段是正常的,但是超出正常年齡,家長就要注意了,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做心理咨詢。請咨詢師會與家長一起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,幫助孩子健康成長。